本文作者: @凉拌老喵咪-03
今时今日,绝大部分演员不仅被剥夺了追求职业理想的自由,还失去了做“人”的资格。许多人看着自己熟知的演员们依旧手持各大高端代言,活跃在大银幕、各路剧集和带货现场,对上面这句话不以为然,我为什么坚持这么说呢?
因为,大多数人所见只是冰山上璀璨银光,被污染的整片海洋才是冰山在流浪的真相。从影视行业内所了解到的信息来看,演员群体的生存现状实际已十分严峻。如今的演员,演技好坏已经不再是其价值高低的主要评判标准,取而代之的,是互联网资本时代,全民娱乐浪潮下,演员的可操纵性。
张哲瀚今年爆火之后,接到不少新剧邀约,其中就有大热的仙侠剧,然而,他长久一段时间没有定下新剧,而是经过仔细挑选,最终选择了一部他一直希望尝试的正能量律师行业剧。他的“任性”无疑引起了资本的忧虑,捧在手上的“商品”不能实现最大的价值转化,是资本最难忍受的“买卖”。
那么像他这样不愿被“操纵”的演员,是否还有出路?
本文为业内人士的深度分析。若无兴趣深入了解中国近年影视业的发展变化,以及互联网资本崛起对娱乐圈的影响,请用以下章节目录跳转到 “4. 寄生虫” 直接阅读张哲瀚事件暴露的娱乐圈现状。(第1-3章旨在提供背景知识以便读者更好的了解,有条件者建议全文)
Table of Contents
阳光灿烂的日子
回望我国的影视行业的发展,从最初的国有资本时代(1950-1990年)、到民营和海外资本时代(1990-2001年)、地产资本时代(2002-2015年)、再到互联网资本时代(2015年至今),每个阶段特色分明,演员从最初的国家全方位培养到绝大多数市场化自由发展,再到经纪公司参与、平台主导,不算没有过阳光灿烂的日子。 现在看来最让人怀念的还是地产资本时代。项目投资,和地产商、煤老板在按摩房里分分钟敲定;剧本,不用调整四五十遍以后用回初稿创意模型;烟头不用分是不是重大历史题材人物,决定是否进行特效擦除;头部演员经纪人不坐头等舱也还没想到给剧组工作使绊子的好主意……就连带资进组的女一号也坚守片场,发光发热。鸡飞狗跳,又热火朝天,何其生动的画卷。
紧接着,挺过最初的资金紧张,急需内容作为其流量入口的互联网公司注意到影视行业发展的风口。2012年乐视领头,完美时空、盛大网络、腾讯、百度、阿里多个互联网公司紧随其后,从电影制作、宣发、院线铺展、数据后台,从原创内容到衍生品市场,全面进军影视行业。由于影视行业与互联网极强的互补性,深入布局影视行业成为了互联网公司获取流量极为便利且廉价的方式。
地产资本把控的后半场,互联网资本的涌入加持,各路演员经纪公司、演艺行业协会闻风而起,企图从行业内部瓜分资本红利,舆论环境相对宽容。彼时,对于演员来说,各凭本事抓住工作机会是头等大事,对于其中的头部演员来说,名利双收手到擒来,前路怎么说都似乎是光明的。
可是,即使在这个红利时期,群体机会的相对增多,并不一定意味着大部分非头部演员在资源和人脉方向的通畅。人家都不认识你,怎么了解你的才华来找你拍戏呢?许多演员依然受困于以下几个问题:
- 不稳定的职业特性:不同于上班族收入稳定,演员有戏拍才有饭吃,不然只能啃老本。然而大多数演员,没戏拍依然是经常性的。
- 关系维护的花销大:在有戏拍赚到的片约中,签署了正规公司的,个税缴纳、公司抽成、平台分约,将收入砍去了大成;单打独斗的,为了托关系上一部戏,经过N个中间人,再除掉个税,落到手里的基本所剩无几,同时人身安全、合同内容无法得到保障,另外可能还有一些比较隐晦的代价。
- 对自己的投资大:在行业发展并不成熟的时期,演员要上戏,最基本的是对自己的颜值和身体进行投资,然后还需基于自身的预判,储备大量各方面的专业技能,这些投资花销必不可少。
- 部分人带资进组:稀释了部分机会。
以上问题已经让演员们足够苦恼的了,他们没有察觉的是,这已经是最好的时代了。
无姓之人
举个代表性的例子:
单从电影市场来看,随着互联网资本时代的正式到来,国家鼓励主旋律电影的背景下,2015年我国的电影观影人次和票房增长率大幅提升,之后2-3年增长率相较2015年前的地产资本时代明显走低。
互联网资本赚到钱了吗?当然赚到了。
实现盈利了吗?大部分没有,且有明显亏损。
2015年-2018年,各路影视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只要入局就能赚钱,演员 不仅可以演戏,还能以各种身份深度参与,拥有更多话语权,资本盈利与否没关系,只要演员自身能有戏拍还有钱赚,这还有什么好挑剔的?这难道不才是最好的时代吗?
并不是。
互联网资本看似风光,其实不好过,那这个时期的演员在整盘棋局当中到底处于一个什么位置呢?
我们先来梳理一下此时演员群体背后的整个影视行业的买卖双方。
(1)主要卖家——互联网资本
随着互联网新型娱乐模式的发展,互联网资本为了实现对影视行业本身及其附加值利益的最大化,从源头到销售的全方位掌控,以下平台闭环形成了:
A/以长视频平台为联结基石的大文娱圈闭环:
a/阿里大文娱事业群:负责优酷、阿里影业、大麦、互动娱乐,同时与现场娱乐等垂直业务群、天猫等淘系事业群形成联动;
b/腾讯IEG(腾讯互动娱乐事业群):腾讯游戏、腾讯文学(核心阅文集团)、腾讯电影(腾讯影业,企鹅影业,B站,斗鱼直播等)、腾讯动漫。同时与OMG(腾讯网络媒体事业群)、TME(腾讯音乐娱乐集团)形成泛娱乐上的联动布局;
c/爱奇艺大文娱:围绕着超级IP内容进行着全产业链生态布局,“一鱼多吃”,从爱奇艺文学、爱奇艺漫画、轻小说、爱奇艺视频平台、游戏、直播、商城、应用商店等模块组成货币化矩阵。同时与百度、京东的强化合作;
d/芒果超媒:快乐阳光、芒果互娱、天娱传媒、芒果影视、芒果娱乐从电视购物逐渐拓展到长视频、娱乐经纪、影视制作、游戏发行等领域,背靠湖南广电。
B/以短视频平台为基础形成的自媒体和电商闭环——例如抖音,星图系统对于红人和MCN机构的管控、对于小店和第三方平台商品广告和售卖进行平台内区别对待。同时与火山小视频、西瓜视频、今日头条的联动。
C/以主要网络社交平台为基础形成的新媒体营销闭环——新浪微博、豆瓣、知乎、微信公众号。
(2)买家——国民大众
2015年之前,对于商业大片,大众已经有了概念,随着国内经济的飞速发展,大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越来越旺盛,扩大内需的政策背景下,全民娱乐化风气初现端倪,以初代流量明星演员为代表的快餐文化受到追捧。不只是新型互联网资本平台注意到了这块肥肉,从国民大众内部,各种利益组织开始自发形成并迅速整合,全线参与到这场狂欢之中,出现以下导致行业畸形发展的问题:
A/代言带货商家,为了抓住买家需求,引导冲动消费,持巨资签约头部流量明星演员作为代言人。
B/媒体娱乐化引导:为了获取关注度,营造亲民形象,大部分媒体不再基于事实调查发布内容,无下限玩梗,跟风追星炒作。
C/大量营销号、水军、无底线自媒体及其矩阵出现。
D/网红艺人、MCN机构大量出现,无底线捞金。
E/粉丝经济形成畸形饭圈文化:饭圈低龄化,青少年缺乏合理引导;成年人粉丝被裹挟。
有了买卖双方,现在只差什么?没错,大量充足的商品,可量产的产业模式。
鉴于国民大众的娱乐生活已经逐渐依赖互联网平台,曾经有人做了这么一个比喻:如果把互联网庞大的用户群体比作河水,那么一个个平台,正是处于下游的一个个湖。商业资本需要的就是“湖”的“水量要足”,这样自己的潜在用户才会“足”,自己的钱包才可能“更足”。 那怎么才能让自己的“水量”(也就是用户)更足的问题就变成了如何尽可能增加自己的“流量”问题了。
互联网资本“流量”问题的决策,如何影响演员生态的呢?
互联网资本正式接盘前,大众对于演员的认知多数来自传统媒体,且为人熟知的演员大多年龄偏大,来自各大名牌专业院校,他们在校期间,不仅掌握了一定的专业技能,同时熟悉了地产资本时代行业的商业运作模式,这加大了互联网资本与他们对接沟通的难度,而互联网资本自己造星,可以从较小年龄开始培养,可选基数大,同时能够省去传统影视演员商业变现中大量的B to B环节,直接利用互联网平台,让大家接触到这个演员,形成高效的B to C产业链。于是互联网资本依托自己的影视平台大量签约培养己方艺人,并开始了涵盖虚拟偶像在内的造星计划。
资本平台在与内容供应商谈前期合作时,外部艺人的片约,也要分上一杯羹,这势必压缩了传统优质演员的利益空间;对于上升期的演员,虽然业务能力不够出色,但是以低价长期一系列不平等不合理的合约条款为交换条件,赢得了平台提供的上镜合作机会,随着互联网资本对于演员经纪开发整合的渗入,这些所谓的机会也导致了这批演员将青春虚耗在流量剧集之中,钱没赚到,演技被唾骂也不得不继续屈从,“争宠”求得一丝出路;对于不是头部,又不依附资本的小演员,能不能接到戏都是问题,生存空间被进一步挤压。
演员到底是作品人物重要还是本人人设重要? 这是最好的时代吗?当还有人问起这些问题时,不禁让人唏嘘。
互联网资本入局、大众娱乐多样化的冲击下,大部分演员其实已经意识到自己所在的行业已经走向了流量论英雄的境地——创作生产乏力,优质人员的流失,低质外行人员的流入,老一批从业者已经逐渐失去了行业主导能力。演员本身主动权进一步丧失,自己在变为无姓之人,只能作为机器供人驱策。
为了应对,演员群里内部部分有话语权的演员,一边内卷,一边试图让自己成为资本,参与对赌等行业资本运作。
可是这真的是出路吗?
人间失格
2018年是偶像元年,在资本的包装下各路综艺idol横空出世,并开始包揽大部分可被大众接触到的影视作品,大众被这些流量信息包围,被动接受洗脑,互联网资本通过已经形成的闭环操作模式,迅速将这股流量收割,循环量产反哺。此时,互联网资本早起扶植的第一批流量演员已经被新偶像取代了。
有了大量充足的“商品”,可复制的量产产业模式已经开始走向成熟。
同年,快速发展的影视行业随着税务问题地震,诸多顽疾暴露,为大众所知的,基本都和演员相关。如天价片酬、“阴阳合同”、偷逃税等。第一批被推上风口浪尖的是影响量产,不能完全受控的行业老牌“不良货品”。谈到这些问题,一致说法是“不仅推高制作成本,影响影视创作整体品质,破坏影视行业健康生态,且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社会价值观念。”
政策监管收紧,尤其是“限薪令”之后,影视公司霍尔果斯大逃亡事件、传得纷纷扬扬的限古令……多米诺骨牌效应开始。
即使是所谓的头部演员,也面临着无戏可拍,紧接着疫情爆发,线上演员自降片酬转战综艺网大网剧、幕后、带货直播。大部分小演员沦为社畜,月入5000元,被爱优腾分约8年或者被迫转行,连供驱策的机会都已经渺茫,温饱都有了问题。
没有作品播出=没有曝光量,超6成演员空窗期2年以上。
海清等老牌演员请求给自己一些机会,收效甚微。那些试图自己成为资本的演员也损失惨重。
2019年末2020年初疫情爆发、互联网资本的大闭环生态和监管收紧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演员,名存实亡。
寄生虫
影视行业内部调整
近两年,疫情常态化,经济发展不如前些年已是共识,互联网资本的流量运作模式也问题频出,风雨飘摇的影视行业自身也不得不做出调整: (1)互联网资本平台加深对行业的把控:优爱腾重提影视工业化,AI评估剧本、异地审片、大数据选角,试图将资本的管理思路照搬到影视行业特别是一直难以把控的制作流程当中,但由于行业长久以来的工作习惯在部门、项目中变量多等原因,目前收效甚微;芒果TV背后的芒果超媒,在阿里撤资之后,引入中国移动旗下的中移资本,成为唯一一家国资背景、党媒属性的平台[1]。 (2)影视公司寻求接盘,规避风险。从18年开始,当代东方、唐德影视、慈文传媒、鹿港文化、华谊兄弟等影视公司均与国企之间进行了股权转让,规避风险;各种问题缠身,靠艺人经纪业务强撑的欢瑞世纪,内部腾挪转移,原控股股东出让实控人位置,刻意与上市公司做了债务切割;儒意影业被恒大旗下的恒腾网络收购后,转让部分股权给腾讯。[2] [3] [4] 要不找国企接盘或加持,要不自身进行深入变革,期待在行业配套措施并不完善的今天,能通过一个举措快速改变行业不景气的现状,但是似乎从互联网资本这个操盘方到行业大部分头部公司都没有找到切实可行的行业出路。为了尽力维持,对于大众这颗流量韭菜,大家的共识是,能割多少都要尽力去割;对于没有什么话语权的演员,能怎么压榨就怎么压榨。国家对策
国家的智慧在于,接盘安抚针对的是行业内相对优质资本。对于明显不良的资本平台、相关联的影视公司以及其他行业乱象,以治理清查为主。鉴于涉及面广、关联度高、复杂性强的特点,为了全方位综合治理,中宣部、文旅部、中纪委、广电、网信办、税务、公安、国安等部门纷纷着手处理,影协、艺协、文联、中演协等机构也参与研讨。中宣部强调从七个方面着手治理:一是规范市场秩序,二是压实平台责任,三是严格内容监管,四是强化行业管理,五是加强教育培训,六是完善制度保障,七是加强舆论宣传。突出问题导向,各部门协同发力,既要加强源头治理,又要做到全链条覆盖;既要在短期内取得明显成效,又要建立健全长效机制,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5] 既然开始治理,和2018年一样,近三年首当其冲,还是艺人。治理在规范部分演员行为的同时,也让没有保障基础的整个演员群体雪上加霜。
除了针对艺人的治理方向,2020年国家加大力度,还特别开展了“清朗行动”专项治理行动。
新问题
国家的治理决策是清晰明确的,到目前为止已经取得了部分成效,但是治理过程中暴露了更多问题,被深度绑定的演员也深受其害:
- 主旋律题材影视作品的负面影响显现。主旋律题材影视作品盛行,资本和从业者风险低、大众接受度高、国家喜闻乐见,还有扶持补贴政策,在经济不景气的当下,本是有利平衡资本、大众、从业者、国家监管四者关系处理,同时为行业带来利好的新现象。但是,即使在历史重大题材审批严格的今天,依然不乏资本为了逐利,打着主旋律题材的旗号,相互坑骗,违背创作规律不尊重史实,粗制滥造,更有为了制造爆点,利用媒体煽动民粹主义。
- “舆论定罪”。互联网资本的布局之下,经过多年发展,包括演员在内,各路人马的利益关系早已深度绑定。
在资本都在自危的今天,依附于资本而存活的演员,境况只能是更加艰难。大众乐于在如今缺乏娱乐内容的特殊时期“吃瓜”,媒体追热度, 国家要整治乱象,领头的资本还没有找到一条切实可行的大道,“挖坟”不在己方利益链上的演员,没有瓜,就造谣生瓜,娱乐大众、转移整治的注意力,蚕食萎缩市场的最后一丝薄利成了一个新方向。资本平台和公司如此内卷,铲除异己以求苟延残喘,演员如同寄生虫,有多少人能留得一身傲骨,还能在此刻坚持自己的职业理想?
恶性竞争早已经开始了,那个一直坚持理想,没有同流合污的张哲瀚,已经“被死亡”了。
无形杀
回头看,一切都有迹可循。
互联网资本进入影视行业的那一刻,演员群体的命运已经被裹挟。不同于其他资本,互联网基于自身的平台属性,决定了它不仅是行业的外部投资方,更是行业内部流程的实际参与者。都实际参与了,为了更高效获取廉价流量,当然要从投资到制作到宣发到衍生,到整个互联网生态,形成主控闭环。
怎么把握主控闭环呢?你们行业传统手工作坊的模式,我是看不上的,那就按我们行业的标准来,流量、数据就是大方向、总目标。砸入大量资金利用传统影视行业资源为我导流,同时稀释传统影视行业领军人物的话语权。流量大量流入我方平台,就开始搞IP、深度绑定演员、“做数据”……影视行业每一个环节都要直接参与并深入根植互联网思维于其中。以此为基础,整合娱乐产业,形成我的流量帝国。走到这里,已经不仅仅是我需要大众了,是大众娱乐生活无法离开我,且只能在我的平台信息半径里获取我所提供的商品。
我的流量离不开我,我的商品也离不开我。演员想要质疑我的安排,踩死他,换一个听话的人上就好了。
所以一位真正的演员,“被死亡”只需要3天,“被鞭尸”已经73天,这种情形持续多久还未可知。
似乎没有任何封杀的文件,可全网都在传他被封杀。一身污名,悲愤之下,他难道只配抑郁郁而终吗?而这就是不愿受资本任意摆弄、坚持理想的演员生存现状。
网民们隔着屏幕,看着所谓的演员、艺术家被揭发出的“丑恶假面”,嬉笑怒骂,继续贡献流量,没有谁认为自己参与了一场资本主导的 “无形杀”。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
许多时候历史的创造来自集体的无意识,恶行如是,善行亦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进道路上,我们总是试图将大智慧传达,却也绕不开娱乐刚需,而体制的建立和行业的变革需要较长的时间。现阶段来看,对于那些未被正确传达接收的“上意”和群众的无意识“舆情狂欢”,多方监管就足够了吗?没有形成统一监管标准、细化的监管内容以及给予类似演员这部分弱势群体的基本行业制度保障,对娱乐特别是影视行业发展寄予再高的期望,进行再多的敲打,怕也是治标不治本。 互联网的发展不可逆,影视行业是一个艺术行业,互联网的理科思维与影视行业的文科属性,想要融合,必然有所磕绊。资本想要逐利,教条主义经验主义式的改造不可取,如何才能真正健全行业体系,同时平衡自身互联网特性,良性发展?内卷必然不是出路。放下傲慢,从互联网思维走出来,试图去真正了解影视行业和每一个工种,把演员当人看,才能有效整合和创新,或许还能尽早“走出去”。 对于从业人员来说,现阶段能否还能坚持理想,站起来干活,维护自身利益是个需要慎重考虑的大事。职业道德素养的培养,法律法规的学习是基本。行业内必须形成自下而上的组织,才能有效维护自身利益和进行合理自我监督,不团结自救,被资本裹挟就不会只是一个短期现象。演员,作为台前最受人关注的一批从业者,更要赤诚坦荡。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出演优秀的作品,塑造丰满的人物,和人物一起成长是演员的理想,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却是现实。信念感是演员的双鳍,那就不要困于如今浑黄的海水,我们一起游,一直游到海水变蓝。
813事发之后所有平台带他大名辱骂的文章、视频、评论我是一字一句的在看,看得我心在滴血。
一字一句看过来,如他今年一步一步走过来,越来越瘦,心事重重
孤勇啊!
深度好文, 希望这件事能够引起重视
谢谢关注,一切都会有个结果,好在大家都在清醒。
但愿会慢慢的有所改变
我社会主义大中华不应该也不可能任资本横行无忌,有理想肯坚持的人不应该被冤杀。等风来。等他回来。
区区资本哪儿来的生杀大权,资本不懂节制,我们就要奋起反击。
很感动这么深刻客观的好文,希望更多人能看到!张哲瀚代表着矜矜业业努力奋斗的大多数社会脊梁,所以他被全网消失才会让人心痛失望
无论现实如今如何晦暗,有良知的清醒之士都在试图找到一条出路,为他,也为我们自己,要一起游到海水变蓝哦!
不同流合污,也不应该被社会性死亡,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好的品质,相信岁月会洗净污秽,会还本来的真相。张哲瀚你一定会回来的。
张哲瀚是业内的良心,行业的规范需要给予这份赤诚空间,我们需要他!